中產不止看資產,還要看收入。以北美發達國家加拿大來說,中產收入中位數是7萬加元,大約折合人民幣35萬多點,中產收入門檻則為3.3萬加元,約為人民幣16.6萬。而這個中位數和門檻大概對應我國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中產收入水平。在一二線城市,年收入30萬以上的已經大有人在,而三四線年入16萬以上的也很多,但這僅是從數量來說,并不代表比例。這些高收入者當中,從商人士占據大半,而剛好也是資產高凈值人群密度最高的類別。由此推論,即使四五線小城,年收入怎么也得15萬左右才能算中產收入,而凈資產(去除負債后完全自有的資產及存款)至少是年收入的10倍,才能在當地成為中產階層。其實這個標準是說高不高,說低也不低。對于個體工商戶而言,年收入15萬很平常,小城市市區有兩套房產大概就能價值150萬,但是對于工薪族而言就很難了,小城市的高薪職業本身就少,年入15萬的鳳毛麟角,而普通收入者當中絕大多數也沒有很殷實的家底,所以單個家庭名下兩套房產的也很少。所以對于大多工薪者而言,一套貸款房+三四千的月薪是最常見的,距離中產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差距。樓主的資產百萬+30萬存款,在小城市來說算是比較接近于中產,但收入才更加決定著距離中產還有多大距離。
49102022/8/12 16: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