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特在2009年8月柏林田徑世錦賽上100米項目跑出了9.58秒的世界紀錄。從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開始,博爾特在世界短跑歷史上創造了奇跡。至今世界其他男子短跑名將的最好百米成績為9.69秒,沒有能夠跑到接近9.60秒成績。博爾特創造的男子100米項目世界紀錄,還要保持很長時間。博爾特是一個非常有天賦的短跑運動員1,百米項目獲得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步頻與步幅,博爾特在世界男子短跑名將中身材最高的1.96米,博爾特參加世界大賽上,百米全程用40.95~41步跑完100米。他的步幅也是最突出的。2,科學家研究發現牙買加短跑運動員身體內有一種名為ACTN3物質(a輔肌動蛋白),這種特質能提高肌肉力量收縮的速度。牙買加運動員的荷爾蒙含量和紅細胞含量高于普通人的平均值,短跑項目的高強度訓練,他們能夠更快地從疲勞中恢復(有效的防止肌肉拉傷),保障了高強度的訓練。博爾特有著突出的運動生理能力。博爾特比賽的時候為什么不全力跑博爾特參加世界大賽,在男子100米項目上絕大多數是領先其他短跑名將,在后程沖刺階段處于領先狀態。尤其是創造了9.58秒世界紀錄,教練格倫.米爾斯與博爾特在訓練中認識到再創新的百米成績巳經不可能,所以博爾特在百米沖刺階段處于領先的優勢,就會順著途中跑高速度慣性跑完全程。博爾特以后參加世界百米項目比賽中,絕大多數時候明顯領先優勢后,在沖刺階段順著高速度慣性跑過百米終點。觀眾認為博爾特沖刺階段為什么不全力跑。在100米項目訓練過程中,教練為了讓運動員高速跑的過程中,技術動作放松、節奏、連貴、協調。在速度訓練中經常采用,途中跑達到了最高速度時,讓運動員順著速度慣性再跑20~30米,體會控制技術動作過程中的放松能力。博爾特在世界短跑名將中成績處于領先的優勢,因此,參加世界百米項目比賽中,在途中跑過程中處于領先地位,就在沖刺階段順著高速度慣性跑到終點。長此以往博爾特把訓練過程中,高速度慣性跑的手段用到沖刺跑階段已成為常態化,所以觀看博爾特比賽的時候,認為博爾特為什么不全力跑。只有博爾特在世界短跑名將之中,保持著絕對的加速優勢,才把高速度慣性跑(短跑訓練手段)運用在百米項目比賽中。顯示博爾特在100米項目上,跑的技術一流,全程技術動作達到自動化程度,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刂茮_刺階段技術使觀眾感受到博爾特輕松的感覺,認為博爾特不全力跑。百米項目是人類極限運動,在運動生理上敘述人體高強度無氧運動,無氧代謝功能占98%以上。百米項目千分之一秒的競爭,尤其百米后程沖刺跑階段保持高速度:1,保持良好的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節省身體能量消耗;2,符合人體力學原理的技術動作;3,百米全程跑的過程中克服空氣阻力。人體中樞神經系統通過兩種方式影響肌肉力量:1,是改變肌肉參與技術動作的數量;2,是改變支配骨髂肌的運動神經沖動發放頻率。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改善了短跑技術動作過程中主動肌和協同肌、對抗肌和支持肌之間的協調關系。因為協同肌與支持肌收縮加快,同時對抗肌肉放松能力得到改善,就可以使主動肌更有效地完成技術動作。高速度慣性跑能夠改善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高度緊張狀態,使中樞神經系統在激烈的競爭中,發揮出來肌肉快速的協調收縮功能。高效的完成百米全程技術功作,節省無氧供能過多的消耗。100米項目全程在1.22米寬的跑道上,比賽過程中要克服空氣阻力。全程技術動作要符合人體的力學原理例如:上肢擺臂時手指并攏稍彎曲,大臂向前擺動時肘關節縮小半徑小于90度增加擺速,大臂向后擺動時肘關節大于90度圍繞著人體軀干中心擺動;大腿前擺時,小腿與大腿在膝關節部位折疊起來,縮小半徑腳跟部位貼緊臀部。符合人體力學原理的技術,顯示出:合理、快速、協調、連貫和流暢。合理的技術動作克服空氣阻力,使人體在百米全程跑過程中,跑直線距離,防止過度消耗熱量降低后程跑速。百米全程跑尤其是在第三階段沖刺跑,身體機能部位出現問題,都會導致跑速下降.過多的消耗能量等。百米項目技術達到自動化程度,是高水平運動員的重要指標。在高速跑激烈的與對手競爭中,保持放松、合理、連貫和流暢的技術動作。在高速途中跑過程中,順勢跑20~30米是短跑訓練過程中的重要手段。世界短跑名將博爾特在比賽中,能夠在高速跑順勢貫性跑。使觀看比賽的大眾感覺博爾特把人類極限項目跑的輕松、自然和流暢。讓人們感到博爾特在比賽時為什么不全力跑?
1412022/5/4 3: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