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普通人拿到CPA的我,現在依然是一個年薪20w的普通人。 我本科財經學院畢業,第一份工作是會計事務所,當時CPA過了3門,順利通過面試拿到offer,在那里工作整整兩年時間,同時也順利拿到CPA剩下的3科和綜合階段。 第二份工作憑借事務所工作經驗+CPA+本科進入了投行。 據我所知,目前本科很難進入投行,這次能進投行,事務所經驗+CPA給我加分不少。 大學畢業后,我們8位同學一起參加CPA考試,現在他們有財務總監、投資經理、事務所經理等,總體來說,我身邊考過CPA的普通人生活的都還不錯。 一位是房地產公司財務總監,目前年薪40萬以上,有一次他跟我說,如果沒考過CPA,估計面試都沒有機會,同一屆進來的,80%上都考過CPA(沒辦法,高薪的職業競爭激烈)。 另外一位是一家IPO公司的財務總監,今年申報材料了,估計最近兩年會上市,招股說明書上他的簡介有CPA資格,他調侃到,還好有CPA,這個公開的,所有人都看得到,沒有CPA,感覺我這個財務總監比別人還是有差距的。 還有一位是一直在事務所干的,現在成專家了,讀MBA的時候給老師講課,平時也給輔導企業上課,還給所里同事培訓,最重要他說他喜歡干事務所,CPA有情懷起來真的很可怕。 總之國內會計永遠是CPA認可度最高,對就業來說幫助也很大,除了以上說的,再列舉一些對就業有幫助的點:1、中國唯一官方認可有簽字權的,事務所工作CPA是繞不過去的檻。 2、CPA是國家重點支持人才,有些地方落戶可以加分、就業、租房都有補貼,甚至有些地方直接發獎勵給CPA。 3、在工作中,面對客戶,CPA的身份讓你更有可信度和話語權。如果CPA創業成為老板,公司更容易得到創業補貼。 4、進入四大、八大的必備。 5、考過CPA能讓你更自信,打入社會高端圈子。 CPA對就業幫助大,那考CPA我們要付出什么呢? 主要就是付出時間和精力,現在考CPA比我之前簡單多了,網上很多資料都總結的很好,甚至很多老師都幫忙把計劃做好,簡直不要方便太多.... 既然寫到備考了,那就總結一些我自己的備考經驗,給大家在備考CPA時做個參考吧。 我的專業階段6科是分成了2年備考,第三年只考了綜合階段,下面也主要寫專業階段的備考經驗。 備考第一步,分好目標篤力前行 CPA的六個科目,會計、審計、財管的難度較大,稅法、經濟法、戰略的難度較低。搭配科目時,建議一方面考慮不同科目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另一方面要遵循難以搭配的原則。 ?方案一:一年考3門 第一年報考會計+稅法+經濟法,第二年報考審計+財管+戰略。 會計是其他科目的基礎,或多或少都有涉及到其他科目的內容,所以第一年報考時,優先要學好會計為備考CPA其他幾個科目打下基礎。 稅法和經濟法都是相對容易的科目,而且稅法和會計聯系緊密,稅法制度也一直趨同會計準則,這兩科結合復習完全可以事半功倍。 第一年報考這3門科目,可以盡量提高考試通過率,為第二年備考減輕負擔。 第二年的科目中,戰略科目機會涉及到財管中的計算,也會有審計中的理論內容,所以這三科可以放在一起學習。 ?方案二:第一年4門,第二年2門 第一年考會計+稅法+財管+戰略,第二年考審計+經濟法(+未通過的科目)。 按照這種搭配方案去備考的話,在第一年會累一些,適合題主這種在校期間復習時間長的人,如果是零基礎、平時加班較多的在職備考人,我建議就不要選擇這種搭配方案。 從科目的關聯性上來看,會計和稅法,財管和戰略是關聯性很強的科目,可以同時學習,互為補充,同一年報考,可以節省一定的學習時間。 如果第一年這四科都順利通過了,那么第二年的學習負擔就會小很多。反之,如果第一年有一科沒有通過,第二年可以繼續努力,擁有了上一年的備考基礎,復習起來也可以輕車熟路。 備考第二步,選擇趁手的工具 在職備考就不要考慮報地面班的問題了,每天工作都占滿了一整天的時間,哪里還有時間再去教室里上課。對于我們在職備考人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網課,既能節省備考時間,又能節省我們的備考精力。 網課只推薦我自己用的兩套——東奧CPA輕松過關班和南文文CPA紅寶課。 東奧網校,我不需要細說了,畢竟是目前會計培訓市場中資質最老的機構之一,東奧有自己的名牌講師,如張志鳳、張敬富這兩位已經講了很多年,業界享有很高的聲譽。相應的課后服務,如CPA答疑群、機構的APP題庫等,都可以免費使用。 紅寶課詳細說一下,這個是對我幫助最大的課,紅寶課更側重科目的考點和解題技巧,如會計、經濟法這種實戰做題和記憶考點的科目,老師直接把相應的做題步驟和涉及到考點梳理清楚,自己課下只要不懶,把講的這些重點和做題方法記住,后面做題都要簡單很多,至少考個60分絕對沒問題。 ﹡筆記和錯題本一定要整理,CPA總共六科內容,這些科目第一遍不會很正常,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做好科目筆記,方便后面在回顧過程中隨時查看。但千萬不能第一遍就把科目知識點大片大片的往本子上記,不會的先大概弄清楚,再去摘抄到筆記本上,做好標注,這樣后期看的時候也好理解。錯題本也是一樣,不要從頭到尾都記下來,等完整復習一輪,第二輪再把不懂的題目記在本子上。 ﹡電子題庫一定要利用好,對于在職備考來說,每天用在復習的時間少的可憐,我備考期間兩年時間都沒談戀愛,之后在公司工作又是沒談戀愛。每天上下班、中午午休、睡覺前零零碎碎的時間,抽出1個半小時的時間還是有的。這些錯題你也可以記在錯題本上,不記也沒關系,電子題庫反正可以隨時看,上班還可以劃水備考,很方便。 備考第三步,定好后面要走的路 我的在職備考規劃過程分為三輪: 第一輪最早可以從近一年的1月開始,最晚從2月開始,到5月中旬結束。 這一階段的重點是系統地跟著東奧輕松過關網課學習備考科目基礎內容,輔以輕1、輕3中的試題練習,第一輪復習務必做到全面細致,不放過任何一個知識點。因為我從參加20年的CPA考試來看,現在題目考察的知識點真的越來越細,很多以前都沒有注意到的小點都有考到,所以我們只有面面俱到地復習才有可能提高得分的命中率。 第二輪復習從5月中旬開始,一直到7月中旬。 這一階段的主要學習任務是跟著南文文CPA紅寶課將之前所學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精準把握科目必考點,強化重難點章節和薄弱部分,整理錯題,鞏固知識點。 看紅寶課的過程中,最好能夠準備個筆記本,把老師課上強調的那些科目考點都整理下來,當然如果嫌麻煩的話,可以直接在輕1資料書上做標注也可以,但一定要做清楚一些。 這階段的錯題本就要開始整理錯題了,認真去刷輕3試題或者其他試題冊,通過刷題方式把科目需要熟悉的知識點都再次去鞏固記憶,一些看過參考答案還搞不懂的題目或者感覺很經典的考察題目可以直接摘抄到錯題本上。 不管是筆記本還是錯題本摘抄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每天都要去回顧和復盤,只是摘抄,一天都不去看,最后等于白浪費時間。所以我們在早上早起、晚上臨睡前都可以拿出來本子看看上面的內容,加深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 第三輪復習從7月中旬開始一直持續到考前。 經過前面兩輪的基礎學習和強化訓練,我基本對考試內容已經掌握了百分之七八十,這時候就要著重研究歷年真題。 任何習題冊都代替不了真題的重要性,熟悉真題可以了解中注協的出題套路,從而總結答題規律。我們還可以通過多做幾次真題??紒肀3挚荚嚨臓顟B。 另外,在最后階段,一定要重新回到教材,把基礎的知識點再去過一遍。 做完這些,今年的備考計劃就徹底結束了,剩下的就是慢慢等待考試的那天。 備考第五步,正確的方法才能走到最后。 掌握好的復習方法,才能讓復習效果最大化,下面具體說一下備考技巧。 ①筆記怎么記 雷點:抄書、一個字一個字抄、按順序抄。 不知道各位都是怎么做的,但CPA考試千萬不能抄書,也不能一個字一個字的去抄。建議是只記關鍵詞,筆記中只記自己的錯題。不要按順序記筆記的意思是第一輪可以按照學習順序記關鍵詞,整理出一門筆記,第二輪就按照科目的邏輯來記筆記。比如說審計,前半部分理論概念,后半部分實務。我學的時候是從第八章開始的,因為我喜歡先學具體的部分,在理解抽象概念。那我記筆記肯定就先實務,后概念的順序。一定要先具體再抽象。 ②題庫怎么刷 雷點:按照章節刷題、刷同一類型的題、只刷題改錯題從來不總結。 按章節刷其實不沒什么錯,因為如果你是那順序學,按照章節刷題真的沒問題。但我覺得因為我當時用的刷題APP題庫里面的題很多并且很精細。所以我是分成了是三個階段刷完的,并不是按照順序去刷。 同一類型題其實覺得自己三次碰到如果不出錯,其實就差不多掌握了,我是不會再專門刷了,除非遇到了再刷。 對于改錯,其實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總結。不總結刷啥題啊刷題第一是為了記憶,第二就是為了提速,第三就是為了優化。稅法刷題就是為了記憶,財管刷題就是為了提速,審計刷題就是為了優化,看哪邊還需要再去更深入去理解。 ③思維導圖怎么做 有事思維導圖,沒事思維導圖,考證思維導圖,工作同樣思維導圖,因為這個真的是好東西。 像我學審計的時候,拿一張空白的紙,橫過來畫,用多種顏色的筆形成視覺沖擊,只記錄關鍵詞,一個詞概括一個概念,概括一個知識點。只有將復雜的內容全部轉化為簡單的編碼,記憶在大腦中才不會忘。這又是我當年考教師編的一個知識點,沒想到可以遷移到所有學習當中。你可以想想,背東西的時候是背文字快,還是被框架快。 以上就是我對題主的問題的解答和自己的一些備考經驗方面的分享了,至于還有什么備考問題,可以直接評論去問,有時間我會一一回復。 不要忘記幫我點點贊~ 多謝~
21022022/8/22 4:23:28